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

让人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10-20]

监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有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确保市场健康有效运行

日本和德国的经济总量加总相当于中国,但两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显然要大大高于中国。而经济数据只是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时期的市场表现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反映,其背后蕴含着一国经济的增长动力结构与政策行为空间的可能性边界。

让人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10-20]

在全球资源日渐稀缺且主要能源矿产地带基本被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控制的约束条件下,中国如何确保经济发展所需的巨量资源供给尤其是能源安全?假如中国不能克服资源供应瓶颈,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则一旦在资源获取方面遇到难以克服的国际阻力,中国经济发展又将如何得以持续? 在当下愈来愈不确定的内外经济环境里,中国格外需要警惕的是:一旦各级各地政府赖以支撑经济增长的发债行为由于经济低绩效而受到广泛约束,一旦来自房地产等敏感且脆弱领域的系统性风险被引爆,而基于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提升的经济转型进展缓慢,则中国经济超日赶美的发展势头不仅有可能中止,甚至有可能在尚未摆脱被美国经济锁定的情势下再度面临新的技术与金融锁定。如果说美国寅吃卯粮发展模式的副作用还体现在仰仗美元霸权而对他国经济的掠夺上,那么我国长期以来并不那么优化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显性风险则主要表现在内部循环上。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排名则较去年下滑2位,位列第23。笔者认为,即便德国经济规模在5年后将被巴西或者印度超越,但德国在全球经济与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是很难被替代的,其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环节的牢固地位也不是一般经济体所能撼动的。美国近几年对金融体系的内生性修复、推动制造业回流以及实施出口倍增计划,正在收获相应成果。

笔者因此始终认为,工业实力极其雄厚的德国,在工业技术、工艺制造、资源利用以及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内都应是中国矢志追赶的目标。因而,中国尽管在产量上早已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大国,但若要论国际竞争力,则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德、日等顶尖汽车强国,就是与二流汽车强国韩国相比,也还落后一大截。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取代了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为32.9平方米,而香港中等家庭 住房面积才刚刚达到48平方米。事实上,生产两吨钢所获得的利润,只能买一根棒棒糖。这一两难凸显出中国所面临的结构性调整挑战,这 也应该让投资者保持谨慎。官方口径是中国的增长模式需要减少投资、增加消费,但并非所有中国经济学家都同意这一点。

也有人认为,产能过剩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决策层的观点似乎是两者的折中。中国确实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在电力、水电、交通、通信等方面,但投资节奏必须充分考虑金融约束。

让人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10-20]

这表明固定投资的增长率数据可能夸大了资本存量积累的速度。他们认为,资本存量是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相对发达国家仍然很低,这意味着未来投资空间很大。中国人均收入不到6000美元,但中国房屋自有率高达90%左右,而美国还不到70%。全球在建的10座最高建筑中,有5座位于中国,在我看来这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其次, 在中国的统计数据中,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显著高于总资本形成增长率。一方面,中国不应该通过保持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率来解决产能过剩。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亚于实体资本和劳动。如果资源配置向实体资本的倾斜以破坏人力资本积累为代价——而后者又是充分消 费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经济增长就更有可能放缓而不是加快。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进入 余永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投资依赖症 。如果把投资飞速增长造成的环境破坏考虑在内,中国的资本效率还会更低。

让人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10-20]

中国的投资大体可分为三块: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有人说,当前的产能过剩来自过去的过度投资。

另一方面,政府引入了一些迷你刺激措施,比如给微型企业免除营业税和销售税,要求银行增加出口企业贷款等。中国有696家五星级饭店,另有500家在建。很难判断中国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以及破灭时间。因此,中国应该降低投资增长率,提高消费增长率,让投资率在更加可持续的水平上稳定下来。房地产投资则是另一回事。诚然,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赶超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要求中国必须在长期增加资本存量,但是,要紧的不是资本存量的规模,甚至也不是投资水平,更关键的是投资增长率。

如今,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都是中国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有人说,当前的产能过剩来自过去的过度投资。

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出人意料地放缓,同样出人意料的是,7月以来公布的大部分数据表明,中国的增长已经稳定下来,市场同时大舒一口气,然而,投资者可能需要继续保持紧张。根据官方统计数字,中国的投资率已接近GDP的50%,资本效率随着资本规模的增加而逐步下降。

一方面,当局要求数千家公司削减产能。他们认为,资本存量是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相对发达国家仍然很低,这意味着未来投资空间很大。

也有人认为,产能过剩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决策层的观点似乎是两者的折中。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为32.9平方米,而香港中等家庭 住房面积才刚刚达到48平方米。诚然,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赶超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要求中国必须在长期增加资本存量,但是,要紧的不是资本存量的规模,甚至也不是投资水平,更关键的是投资增长率。官方口径是中国的增长模式需要减少投资、增加消费,但并非所有中国经济学家都同意这一点。

更重要的是,中国可以、也应该更多地投资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社会基础设施。总而言之,有两点值得警惕:首先,与其他投资类型不同,房地产投资并不增加生产性资本存量,房子和高价耐久消费品之间并无根本不同。

如果把投资飞速增长造成的环境破坏考虑在内,中国的资本效率还会更低。这一两难凸显出中国所面临的结构性调整挑战,这 也应该让投资者保持谨慎。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在房地产开发上已经投资得太多了。2008年底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顶峰时,经济刺激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提升维 持了产出增长。

很难判断中国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以及破灭时间。如果资源配置向实体资本的倾斜以破坏人力资本积累为代价——而后者又是充分消 费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经济增长就更有可能放缓而不是加快。一方面,中国不应该通过保持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率来解决产能过剩。来源:中国证券报 进入 余永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投资依赖症 。

因此,中国应该降低投资增长率,提高消费增长率,让投资率在更加可持续的水平上稳定下来。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取代了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的投资大体可分为三块: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截至9月1日,中国500强企业平均利润率为4.34%,比 2012年降低了0.33个百分比。

因此,尽管中国政府应该 坚决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但动作必须非常谨慎。当然,认为中国产能过剩反映的是有效需求不足,也不是完全错误的,然而有效需求来自何处?在这方面,中国钢铁业再次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